• slider image 586
  • slider image 550
  • slider image 563
  • slider image 566
  • slider image 554
  • slider image 560
  • slider image 594
  • slider image 570
  • slider image 590
  • slider image 596
:::
雙湖管理者 - 七美 | 2019-01-17 | 點閱數: 1108
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從山頂下來以後阿公就和小朋友走到了海豐村的東崎頭,阿公問:「你們知道為什麼叫做海豐村嗎?」小玉說:「不知道。」阿公說:「海豐村以前和南港村合在一起,那時叫做南海村,民國四十二年的時候,七美鄉成立,才將這兩個村分開,由於當時海豐村最先擁有機動船,所以漁獲量很多,因此,便取名為海豐村。當時的人們大部分以捕魚為生,少部分從事農業,不過,由於受到土壤、雨量、季風的影響,僅能種植旱作作物,如:花生、高粱、玉米、地瓜等。」阿公繼續接著說:「我們現在站的地方叫做東崎頭,海豐村除了東崎頭之外,還有三塊厝,圍內及下宮,共四個部份。」「海豐村是七美鄉面積最小的一個社區,地形北邊較高,西邊稍低,想想看!海豐村和那些村是隔壁鄰居?」阿山說:「我知道,是中和村、平和村,對不對?」阿公說:「答對了!還有呢?」大家偏著頭想了一會兒,阿吉大聲地說:「我想到了!還有南港村!」阿公微笑的點頭。
               
大家繼續往前走,看到了許多四周長滿了雜草的空房子,阿山問:「為什麼這些房子都沒有人住了呢?」阿公說:「因為這兒沒有足夠的工作機會,許多人為了生活,便搬到台灣本島,留在這兒的居民,大部分是老人和小孩。」不知不覺的,大家走到了海豐村活動中心,阿公說:「這個活動中心是民國七十二年興建的,完成後,大家可以在這兒舉辦一些活動,連絡居民感情。」小玉問:「阿公,這兒的門牌寫著三塊厝,是什麼意思呢?」阿公說:「以前最早有三戶性顏的人家在這兒蓋了三間厝,厝也就是房子的意思,所以這個地方就叫做三塊厝。」接著往前走,大家發現了一口水井,阿吉說:「為什麼會有這口水井呢?阿公說:「因為以前沒有自來水,所以居民們就合作挖掘了一口水井,作為公用的水井,供大家生活、飲用。」慢慢的,我們走到了圍內,小玉好期的看著石頭砌起來的石牆,便問阿公說:「這石牆是用來做甚麼的?」阿公說:「以前這裡有許多姓張的居民,為了怕小偷,強盜到家裡來偷東西、偷牽牛,所以就用玄武岩,一塊一塊的築城圍牆圍住房子,這也是圍內名稱的由來喔!」

    往前走,大家看到了一座高大的建築物,阿公說:「走!我們到那邊去,我再告訴你們,那是什麼地方。」到了建築物前面,阿公說:「這裡就是我們曾經說過的下宮,前面這座建築物叫做吳府宮,建於民國十四年,供奉的神明是吳必力將軍,稱為『吳府神』。」阿公介紹完吳府宮後,指著旁邊一座尖尖的塔說:「猜猜看!這些塔是做什麼呢?」大家看來看去,都猜不出來,阿吉忍不住地說:「阿公!您快點告訴我們吧!」阿公說:「這座塔叫做七星寶塔,也有人叫它玲瓏寶塔,它和石敢當一樣,都是用來辟邪,保佑平安的。」「喔!原來如此。」

    阿公說:「剛剛從東崎頭,經過三塊厝、圍內到下宮,我們已經逛了一趟海豐村,相信你們對於海豐村,一定有了更多的認識。」

:::

搜尋

萌典查詢

Dr.eye 英漢字典

查單字